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(1/2)

现在部队编制改动不大,同样以12人组成一个步兵班组,1步兵班可分为三个战斗小组和一个机枪小组。

但单兵武器上做了调整。

正/副班长:1支m3冲锋枪,1枚手榴弹,6+1支30发/弹匣。(2人)

步枪手:1支m1式加兰德步枪+刺刀,2枚手榴弹,10个8发/弹夹。(6人)

支援兵:1支温彻斯特m1912霰弹枪,4枚手榴弹,1枚s型地雷,35发12号霰弹。(1人)

机枪手:mg3通用机枪一挺。2个75发/弹鼓。(1人)

机枪副射手:1个150发/弹链箱,枪管1支。机枪清洁修理工具1袋,手枪1支。(1人)

弹药手:2个150发/弹链箱,枪管1支,m3冲锋枪1支。(1人)

除了基础的4个步兵排,每个连有一个迫击炮排,3门60mm迫击炮。

每个营级增加一个重机枪连,由12门m2重机枪组成,战时可根据情况安排至各个基层单位。

营属炮兵连由12门81mm迫击炮组成,淘汰掉92步兵炮和120重型迫击炮,81中迫完全可以胜任它俩的工作而且更加灵活。至于碉堡…交给炮兵营的人吧。

川军团战士们一直按照廖铭禹的吩咐以三三制的战术要求进行训练。

其实三三制的战术其核心就是强调进攻、掩护与支援。三三制主要以班为单位,每个班分为三个小组,每个小组有三人。

这三人一般呈三角形布置,其中一人负责进攻,一人负责掩护,一人负责支援,互相接应互相支援。而且在战斗中三人的角色可以随时进行切换,可以时刻保持对目标形成攻击态势。

在作战时,一般三个小组呈三角形部署组成一个战斗班,三个战斗班呈三角形部署组成一个战斗群。小组与小组,班与班保持一定的距离,在战斗时呈散兵线散开。这样既保证了兵力的相对集中,又避免了被敌方重火力集中打击的危险。

但原本9人的步兵班加至12人,在作战行动上就得做出不一样的安排了。

参照德国步兵班以机枪为核心的进攻战术,要求战士们在班组突进时以1组掩护、3组突进的方式配合行进。排与排之间形成更大的进攻队形,结合连营级的迫击炮、重机枪支援火力压制,在最短时间内从各个位置向敌人发起不间断攻击。

但是德军的战术里步兵班是不能单独进行进攻的,必须等待后方支援部队的火力压上来,才可以与其他突击组发起进攻,他们的最小进攻单位为一个排。

廖铭禹的安排则不一样。猛烈的火力配置使一个步兵班有极高的单独作战能力,在遇到突发状况时,班组之间可以机枪为中心各队员立即分散展开防御,亦或是交替掩护从多角度穿插突进。或退或进由班长视情况安排。

短兵相接间以机枪压制,手榴弹开路,半自动与冲锋枪火力掩护,再配合营级重火力支援。结合自身火力优势在最短的时间里压垮敌人。战术要求就是三个字:快猛狠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